【一类上 48 分 】
挑战与成长
苏子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命的旅程中从一餐一饭到修齐治平,挑战无处不在。
当山重水复,雪拥蓝关,挑战已然横阻在前时,人们追寻成长的道路便生出了分支。
许多人以挑战是成长的阻碍为由,绕过挑战的崎岖,而走向平原。诚然,他们可以日日自适,畅通无阻,但他们是否获得了成长呢?非也,挑战无处不在,其无阻仅是因为,即便一日千里,他们也仅始终在舒适圈中徘徊。蜩与学鸠,安则安矣,亦不会重重跌倒,但决不会成长分寸。因为生命的成长在与苟日新,日日新,再日新的突破自我,而不在于日日重复守旧的因循。
于是,有人选择迎挑战而上,因为成长的山就在那里等待翻越。在一次次失足滑落中,有人止步而生长,亦有人一次次爬起。欲图取得成长,不仅意味着选择面对挑战,更要求经历失败的意志。张颂文由无名小卒成长为影视之明星,其精湛演技的背后,多少受人的欺辱,遭受折磨无人知晓。中国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过去,是无数科研人员在跌倒的挫败中爬起,再爬起。成长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因而,唯接受挑战者可能成长,不遇挑战者必不能成为参天之木。接受挑战者中唯百折不挠者可扎下深根,茁壮生长,中途而畏而废者亦必中途折断。每个雄壮的生命必然以其非凡的勇气,泅渡了许多“无情风雨”。
究其本质,挑战是成长的阶梯,可并非挑战本身让人成长,而是面前所未有的局面成难题的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勇气的积蓄,能力的提高,以及浴火重生后伤痕深处生出的羽翼使人飞向更高更远。
欲图寻求更深的成长,便要主动寻求挑战的淬炼,而非被动等待挑战的降临。路遥在已然成名,攻克挑战的之后非但未借名谋利,反而再次闭关,经年写出《平凡的世界》。柳青本可安居都市,却为求作品的完满脱下常服,走下乡村。被动接受挑战,本质仍是对舒适圈的留恋与惯性心理,是对成长的延误,岁既晏合,何妨主动寻求挑战,让自己如 67 岁透纳那般能义无反顾,将此身挂于颠簸的处于暴风雪中的船的风帆?
揆诸当下,人工智能,芯片工程,教育事业,时代无数挑战喷涌而出,处处皆满是成长的机遇,可人却愈发在物质的充盈中自适,使心中的勇气缺失,成长的道路不前。愿诸君皆逆此世风,主动追求个人的生命之进。
【点评】本文先反驳了“挑战为阻碍”之人,再提出要迎挑战而上,然后明确“挑战让人成长”的本质,最后指出要主动寻找挑战以寻求更深的成长。思考深刻,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论据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