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范文
当钟程穿着笔挺的警服,站在新入队的队伍里时,他仍会想到多年前他父亲带他看阅兵的那个上午。
那是他小时候的事了。父亲这个概念对他的童年几乎是缺失的。自记事以来,父亲回家的次数不过寥寥,每次都是深夜匆匆地来,匆匆地走。
在他三年级的国庆假期前,破天荒地,父亲回了家,并宣布过完假期才会走。幼时的钟程欢欣鼓舞,不明白为什么母亲担忧地拉着父亲的手问东问西。
摸摸钟程的头,父亲看着这个还不到自己胸口的小豆子,笑着问:“想不想和爸爸去街上看阅兵?”钟程大叫一声,抱住父亲。那时他不懂父亲能去街上看阅兵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为能有这么神圣的经历来炫耀感到高兴。阅兵的过程,钟程已然记不大清了,但他记得那个假期里,父亲嘱咐了很多事,也带他玩儿了很多从未玩儿过的新奇游戏。现在回想,仿佛交代后事一般。在假期的最后一天,父亲拥抱了母亲,转身踏入深黑夜色。小钟程拉着不住流泪的母亲的手,目送着父亲远去。
父亲的突然归家却好似不幸的预兆。自那之后,他们开始频繁搬家,钟程也在一次次转学中变得沉默寡言。父亲再没回来过,家里也撤去了父亲的一切照片,“是不是母亲偶尔也会像我一样对父亲生出怨恨呢?”望着对着空荡的墙发呆的母亲,钟程这样想。
钟程是怨恨父亲的,他怨父亲的常年不归,缺席他生命中成长里的每一个瞬间。他恨父亲的不知体恤,让母亲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原来那次意料之外的归家是出走的先兆。从此以后,家由三个人变为两个,而他对父亲也由敬仰变为怨恨。无数个想起那年国庆的深夜,钟程都是这样认为。
直到一个盖着国旗的骨灰盒闯进他的视线,击碎他所有的怨念。不同于母亲哭得快要昏倒,钟程只是呆愣地直直地盯着黑白遗照上父亲身着警服的微笑。原来他所以为的不归家是在执行任务,原来撤去照片不是出于怨恨,而是怕遭受报复的保护,原来所谓不负责是舍小我而为大我,原来……钟程闭上眼,原来他本以为是不幸先声的父亲的归家,其实是走向一条光荣道路的先导。
“警号35670,钟程出列!”
“到!”钟程向前踏出一步,胸前熟悉的警号沐浴在阳光下,他不自觉地把背挺得更直了。
“警号35670重新启用!”一阵掌声,钟程知道他此刻真正继承了父亲的志向。
或许那次归家也是心中这颗奉献之火种埋下的先声。摸着崭新的警服和陈旧的警号,钟程笑了,一如当年父亲摸着他的头露出的笑容。
【评语】文章构思扣住了“先声”:父亲对职责的忠诚坚守成为了儿子改变对父亲的看法,理解并钦佩父亲,最终遵循父亲遗志的“先声”,回忆写法拓展叙事空间。对“先声”的理解正确,主题有高度,人物形象有真实感,故事有波澜,有亮点(如“钟程”这一人名)。不足之处是对父亲的“先声”即父亲忠诚于事业的相关言行描述得不够具体直接,此外,钟程的转变显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