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高中作文 高中作文 关注:1 内容:181

    2025西城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2:用功与有功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大版主
    Lv.6 亦如芳菲
    vip1
    论坛资料员

    用功与有功范文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只要有真正的用功,哪怕如尘雾微渺,也可为山海之增有一份功用,而功用之大小、日月之明暗,亦取决于所用之功的力量。

    欲辨其实,先正其名。用功之功在于功夫、功力,即为目标付出的努力,有功之功在于成功,即收获的成果。用功与有功的关系,本质上是过程与结果、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而其中的关键因素则不同,“用功”是能从成败中体现的,但“有功”则取决于个人主观的判断,来源于主体对得失的评价。因此我认为,当我们适当放缩所谓“有功”的范围,只要真正地用功,都能从中“有功”。

    由此可见,有功的前提不是用功本身,而是“真正”这一界定,这便可以解释“劳而无功”这一悲剧,也能印证“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清代《葬书》言:“植稂莠于腴土,不能使为佳禾”。错误的条件下,无论付出多少努力,也不一定有心中预想的收获,因为这并非真正用功。循此逻辑,若要有功,则必须找到正确的用功方法,遵循合理的用功路径,才会有功。

    同时,有功也并非永远是开天辟地般的成就,我们在真正用功后,或多或少均能有功。哪怕是不起眼的小进步、小经验,在日积月累后,都将缔造最终的成就。这也是胡适所谓:“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南仁东作为Fast天眼总工程师,走遍贵州三万大山,在天眼落成之前,没人知道功在何处,但正是一次次的探索与失败的反复中,他汲取经验,将一点一点的“小功”累积,才铸就中国叩问宇宙之大功。有功之功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真正用了多少功。

    或许,我们也应放下对有功的渴求,——我们一定要以立竿见影的“有功”为目的而用功吗?有时候,当我们拒绝被棘轮效应裹挟,静下心来,不再用功利的视角看待世界与生命,我们恰能从无功的用功中,获得更超越的内心,这亦是一种“有功”。道家追求“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如王津、李永革等人,不被都市的功利打动,十年如一日地在故宫修复文物,他们不为高薪、不为功绩,只为心中对于文化、文明、文物的守护与传承。他们不“急于事功”,却因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短期的无功造就了未来不朽的功绩。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有那回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功不为虚情掩饰,我们付出不为急于求成,总会在“信行所履”的路上听到努力的回音,在种子萌芽后摘取理想的果实。

    评语:文章在思维和语言两个维度均表现出良好的功底。作者不仅意识到有功的程度取决于用功,更深入地论证出有功的前提是用功的真与假,以及有功也不能以多少大小来界定。继而又提出追求有功不应该成为用功的目的,用功与有功之间关系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从而升华了主题。此外本文语言富有文采,遣词造句及引用事例均显现出较高的文化底蕴。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实时动态
  • 日常任务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