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高中作文 高中作文 关注:1 内容:181

    2025海淀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5:“道不远人”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大版主
    Lv.6 亦如芳菲
    vip1
    论坛资料员

    【二类上40分范文】

    道不远人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志士以毕生精力追求心中之“道”。虽然他们的“道”内涵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可以明知:道是由人创设而发展的,也对人的进步起推动作用,是谓“道不远人”。

    夫“道”者何谓也?古人常以“铁肩担道义”评价士大夫,可见古时士大夫之道应为忠君爱国等道德准则。时过境迁,在中华文明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道”的内涵不断被丰富以至于难以用一种特定的内涵定义“道”,只能将其理解为人们立于心中而恪守或不断追求的准则或目标。正因“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道’”,每种“道”都具有其特异性,因此只能依附于接纳这种“道”的人存在,否则便难以被认可与传承,可见道不能远于“卫道者”。

    “道不远人”的内涵不只局限于道,更涵盖了人,明确了人的主体性和传承所信仰之道的主观能动性。孔子在《论语》里提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便是对人们弘扬心中之道使其光大的号召。当然,孔子的话还有另一层“人如何弘道”的内涵:人应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宣传自己所遵之道,而非空谈大道、坐等自己的道传播出去后使人们认可自己,这诠释了人发扬道的主观性,也是对人传其道的督促与激励。

    其实,道与人是相辅相成的,既是“道不远人”,又是“人不远道”。作为人心中准则或目标的“道”,对人们的行为可起到规范作用,使人们摒弃外界之诱惑而更专注于修身。心中之道不坚定者,不仅易因外界影响而丢失自己守卫的道,更会因缺乏道的指引而陷入沉沦。由此可见,能追求而弘扬道者,其应具对道的认同感与坚定意志,如此方可避免“道失人堕”的悲剧。

    愿你我能恪守心中之道,以自身的行动使“道”传播,从而让道不远人。

    【评语】该文关系扣合得好。“道”由人创设发展,也对人的进步起推动作用。关系论述清晰,但饱满度不足,显单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实时动态
  • 日常任务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