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下
一以贯之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指其学说中贯穿着的始终如一的思想。现如今,一以贯之中的“一”可指核心思想,根本规律,原则宗旨等。一以贯之的概念,也因此延伸拓展。
着眼中华文明赓续与文化传承,一以贯之中的“一”则可以视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可贵的“和合”思想。我们一以贯之的,则是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立场。纵观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这种一以贯之使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连续性与包容性,至今仍对现实发展具有可贵启示效果与广泛应用。
古代中华文明内部以“和合”精神的融合一以贯之。对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旋律与基调未曾改变。春秋战国时期人口不断迁徙,迎来初次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孝文帝为首的不同少数民族政权学习先进汉文化并顺利融入其中;唐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施以怀柔政策;元朝版图扩张产生新民族回族……中华文化对内不断交流,在交往中实现交融,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不断磨合融合,从时间上以兼收并蓄,多元一体的“和合”精神一以贯之,形成如今所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民族性与丰富内涵。
古代中华文明外部以“和合”精神的往来一以贯之。唐朝对外有鉴真七次东渡、玄奘西行、接受日本遣唐使来华,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向外辐射,同时向内吸收外来先进成果,形成“东亚文化圈”之盛况。明朝郑和下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明末出现首次西学东渐,吸收外来科技文化成果,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并非像欧洲殖民者一般对殖民地文明烧杀抢掠,中华文明始终与和不同的姿态向外追求不同文明间的美美与共,“和合”精神一以贯之。
此种“和合”精神,无论是向内对待文化的民族性,或是向外对待文化的多样性,都是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宝贵文化立场。揆诸当下,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缘冲突在中东方面愈演愈烈,其中原因既有内部政权与民族精神的不统一,也有外部宗教文化的激烈冲突。同时,西方大国也在以无形的文化渗透“侵略”不同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背后的又一关键支撑。由此,当代中国更应以“和合”精神一以贯之社会的发展。向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为目标,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谐共处,挖掘不同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凝聚力,增强民族文化韧性与文化自信。向外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倡导以和平交流的方式增进与扩大共识,以美美与共为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找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合”精神一以贯之的当代价值便闪耀于中国尊重与发扬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一次次实践中。
“和合”精神一以贯之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当代社会、与前进道路上。和谐万邦,美美与共的文化立场,成就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必将一以贯之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气度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