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看似零散的众多现象背后往往贯穿着一个根本的规律。比如万物进化演变背后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根本逻辑;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源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根本指导。这些便是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中的“一”指一件事物,可以是孔子原话中所指的一个核心思想,也可以是本文中指的一个根本规律,核心在于“唯一性”。而“贯”是串联贯通,让本不相干的事物间建立联系。“之”则代表所有被“一”贯穿起来的事物,辐射面很广。
那为什么“一”这个看似单薄的一个规律可以贯通起“之”所指代的繁多事物呢?其关键在于“一”触碰到了“之”一大类问题的统一核心。以中国千百年来的改朝换代为例,有的朝代亡于少数民族入侵,有的亡于农民起义,还有的亡于地方官员起兵叛乱等等。但历史学者们却从这些看似不同的亡国现象背后总结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一个规律。其一以贯之的依据在于王朝国家的核心主体是可以载舟覆舟的民。亡于农民起义是失民心,亡于少数民族入侵难道不是因为无法组织起百姓共同抵抗的失民心所致吗?亡于官员内乱更是源自失去民心,使王朝颠覆。反之若是真正拥有民心,如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即使面对硬实力的差距,一样可以依靠人民的团结抗争走向胜利。可见众多零散的现象背后,是一个主体发挥作用,因而总结得一个核心规律,便一以贯之。
不过,“一”的寻找并非易事。若是想真正应用一以贯之的作用,我们还应讨论“怎么做”。首先,“一”的发现离不开对不同现象本质的识别与分类,找出不同现象中的核心主体,再将主体相同的划为一类才可能找到决定性的一个规律。其次,对过往现象的认真总结反思也是必要的,所谓“不鉴往无以知来”。最后,“一以贯之”强调一个规律引导众多现象,作为“一”的规律虽是一成不变的,但规律的应用会随环境和时代变化有不同的形势和要求。我们不可被不变的“一”限制住脚步,唯有变通地应用规律,对症下药,才可以真正做到一以贯之。
此外,一以贯之除了前文国家社会层面的使命,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意义非凡。探求个人众多行为背后一以贯之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与自己对话,看清自己真正的目标,明确前进方向,更好地寻找我们人生中的那个“一以贯之”。
“人的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就是找到自我。”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