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慢》中指出:速度与遗忘成正比。毫无疑问,我们生于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在享受速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同样容易迷失对自我的清晰定位。此时“一以贯之”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哲理便尤为重要。
对于个体职业发展而言,一以贯之给予了我们深耕的静气,是“择一事便终一生”的坚定选择。樊锦诗扎根大漠60余载,终于让敦煌之大美复现于世,助力敦煌的开发与保护;屠呦呦倾其一生研究中医药,不仅发现了青蒿素挽救数亿人的生命,更为中医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多个职业中自由切换,固然可以拓宽一个人生命的广度,但这也难免让我们在每个领域都只是浅尝辄止。私以为,人生在世,只有将有限的精力孤注一掷式的投入某个领域,方可涵养生命深度,而借由深度去领悟到生命内在的大美和生活的真谛。拓展开来,一以贯之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而若社会中每个人都成为工匠,整个社会怎么会浮躁不安,整个国家怎会无法富强?
同时,对于个体精神发展而言,一以贯之赋予了我们生命最深厚也是最宝贵的定力。人生难免坎坷,可只要持“正道”在心,人生天地间,长路便无所谓险夷。孔子周游列国数十载,有阳虎之困有断食之饥,可他始终坚守着“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何谓也?他说“君子立德修身不为穷困而改节”,大道在胸、大任在肩,他从未放下。同样的,苏轼官途多舛,但他为政一方便造福一方的生命旅途从未停歇。何谓也?只因济世安民之为官初心始终未变,故而人生的阴雨无法阻挡他勇毅坚定的步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以贯之的正道助益个体行稳致千里。进一步讲,正因君子秉持着“超然于时风之左右,贯四季而长青”的操守,不因时风而转,故而能转时代之风。是啊,有时一个人秉持一以贯之的“正道”不仅可踏出人生的康庄大道,更可光耀千古、开时代的先河。想想孔孟在乱世的所为以及他们千古不朽的影响便不难明白这一点了。
对于文化发展、民族兴亡而言,一以贯之更具力量。我时常想为何中华民族是唯一一个5000年文明从未断绝的民族?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以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在于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力量。从孔孟先贤到唐代的致君尧舜上的杜甫、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再到宋代的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宁死不降的文天祥、清代的郑板桥林则徐以及近代以降无数为救亡图存奔走探索的仁人志士……儒家提倡的爱国情怀流淌在每一代中国人的血脉中,为中华民族的存续与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愿你我都能以“一以贯之”的正道,追求“一以贯之”的事业,身体力行,让儒生的情怀“一以贯之”地传承延续下去!如此一来,于个人于国家于民族,皆将是一以贯之地发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