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高中作文 高中作文 关注:1 内容:127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议论文:一以贯之(范文8)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大版主
    Lv.6 亦如芳菲
    vip1
    论坛资料员

    一以贯之(一类下)

    孔子曾言:“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即个体或国家在行事时自始至终坚持同一个原则、宗旨。孔子一以贯之的“忠”与“恕”是对儒家学说为人、为政思想的高度提炼总结。同样,“一以贯之”强调的是深层、内在的准则,绝不等同于在浅表的方式方法层面不加变通,要求决策者以洞察本质的宏观、长远眼光判断需“一以贯之”的原则,并在践行时排除外在干扰始终如一。

    明确并坚持践行“一以贯之”的原则,使人明晰发展的根本目标,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干扰与诱惑时得以保持自我,不致误入歧途,又为“一以贯之”的外在方式赋予意义,成为发展进步的不竭力量源泉。由此可知,“一以贯之”的准则在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中意义非凡,不可或缺。

    那么,什么是需要“一以贯之”的内在原则呢?唯有以强大的判断力与洞察力,发现普遍的发展规律,再结合个体实际情况,才能使“一以贯之”的宗旨贴近本质,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始终引向正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正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得出资本主义必然在中国灭亡,才将共产主义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符合发展本质的宗旨“一以贯之”,在革命根据地政策与作战方针中坚持践行,最终实现人民解放。可见“一以贯之”需要对本质的洞察。

    然而,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特征为“一以贯之”带来新挑战。一方面,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与参差不齐的多元观点常常质疑着我们的原则,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认同并坚守“一以贯之”的原则。但这种坚持难免使人过于谨慎地对待变化,将外在的举措引向拘泥固执的极端。而另一方面,飞速变化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恰恰对实现目标的途径提出新的要求,这种固执严重阻挠了“一以贯之”所追求目标的实现。这并非无解的对立局面,相反,我们必须辨明深层本质与表层方式,以灵活变通的外在途径助力“一以贯之”的内在原则适应时代特征,真正实现其价值。近期,《人民文学》等文学期刊尝试线上直播带动期刊销售,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文学》“一以贯之”地追求着让优质的文学作品抵达更多读者,在互联网侵占原有纸媒市场时,线上直播的方式无疑是搭上信息时代快车的最好选择。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老牌文学期刊屈从于流量,放弃“一以贯之”的初心。直播请来梁晓声等作家畅谈写作,展现着文学的本质魅力,是将新媒介与“一以贯之”相融合的典范。可见,“一以贯之”需要在坚定内在信念的同时变化外在方式。

    以深刻的洞察力判断本质,寻找深层原则始终不变与表层方式灵活适应时代的平衡与融合,让“一以贯之”的初心在时代浪潮中始终向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实时动态
  • 日常任务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