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上48
“咱们高处见”,这是我与子卿共同许下的诺言,我们是同窗好友,是从小到大的玩伴。
那一年桂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坐在大树下,憧憬着未来。“你长大后想干啥啊?”子卿推了推我,“我还想继续咱们的研究——沙漠绿植。”
话还没说完,子卿打断了我:“我更喜欢新闻传媒,再者,家里人不同意我去那么远的地方……”我明白了他的意思,笑容掩盖了我的落寞,我故作开心与她拉勾说:“那可说好了,等我研究成功的时候,你得来采访我,大记者,咱们顶峰相见!”
桂花恒飘落,相思永遗憾。
自那以后我来到了新疆的库车,子卿去了北京发展。
初到沙漠中时,疾驰的风沙使我旷达,雄浑的落日使我昭然,在古色古香的城池中,开启了我的人生之路。
长期在沙漠中工作,我的嘴唇、脸颊布满了裂痕,似乎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沧桑的大叔。多年的研究无果,我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创伤的隐痛。
我……我该坚持下去吗?在一个暴热的下午,我不禁开始思考,躺在炙热的大地上,我闭着眼想,内心在挣扎。
“卖报!卖报!”一个小孩吆喝着,“来一份吧”,我说。我想转移一下注意力,翻着翻着,我的目光定格在那令我无比熟悉的面孔上,是子卿! 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记者,能吃苦能耐劳,做过无数次战地报告。
“咱们高处见”,这句话瞬间萦绕在我心头,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日复一日,我又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研究出沙漠植株——红柳。望着沙漠中的点点绿光,我不禁落泪。之后的时光,我开始大面积推广红柳的种植,望着乡亲们的笑容,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桂花开得淡雅却也开得热烈,这一天,他终于来了,子卿带着他的团队来到我的住处,我们拥抱,我们落泪,共同奔赴这持续20年的约定。
在采访的最后,子卿问我:“是什么让您坚持下来的呢?”
我笑了笑:“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研究的热情……更是为了那个约定。”我们相视一笑。高处见,终于得以实现,我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评语:切合题意;情节有很好的设计(故事有倒叙、有顺叙;桂花作为线索贯穿始终,以桂花的开谢暗示情节的起落);语言雅洁,有意境。瑕疵:沙漠里卖报小孩的出现不太合情理